网站首页 > 财富人生> 文章内容

用46年磨一本书(图

※发布时间:2019-1-18 3:34:15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在百度用“金岳霖”搜索,大部分搜索结果是“金岳霖”三个字背后都有“林徽因”。津津乐道的是梁林金三人那段讲不清的复杂情感。少有搜索结果会有“知识论”三字。更鲜有人知:《知识论》是一本历尽许多完成的书,从动笔到出版整整花了46年,那是金岳霖的半生还多。

  在普通人看来,连小学生都知道“知识”两字的含义,还值得哲学大师去论吗?让我们看看《知识论》的章名:知识论底(的)出发方式;本书出发方式底(的)理由;所与或知识底(的)材料;与应付底(的)工具;认识;思想;摹状与规律;接受总则;自然;时空;性质、关系、东西、事体、变、动;;度量;事实;语言;命题、和证明;。面对这些的章名,我想大部分人都不会说自己“懂知识”了!

  金岳霖一生只写过三本书:《论道》《逻辑》和《知识论》。《论道》是金岳霖的本体论,《知识论》是他的认识论,而1935年出版的《逻辑》则是指导他构筑本体论和认识论的方。因此,《逻辑》《论道》《知识论》三本书在一起,构建了一个庞大精深的哲学体系,也奠定了金岳霖专业哲学家的学术地位。因此,张申府认为:“如果中国有一个哲学界,金岳霖先生当是哲学界的第一人。”《论道》和《知识论》都是在抗战期间完成。新中国成立后,张岱年碰见金岳霖,问:“《知识论》可曾写好?”金答曰:“写好了,我可以死矣。”对此书,金说:“它是一本的书,是我花精力最多、时间最长的一本书。”它从1938写到1948,整整11年。可以说金岳霖的“八年抗战”就是写《知识论》。金岳霖在昆明写作《知识论》时,常有空报。西南联大的师生都跑到城外的荒山上去,而金岳霖根本不理会,仍然专心在屋里写作。空袭的人们回来时,看见金先生木然地站在楼门口,手上还拿着一直没有放下的笔。后来,金搬到一座戏楼上住。除上课外,金岳霖每天仍然是研读写作。不同的是,他也和大家一起跑警报了。跑警报人们都带黄金、首饰等最珍贵的物品,金岳霖只带《知识论》书稿。一次空报响了,他跑到昆明北边的蛇山上,坐在《知识论》书稿上。解除警报时,天也快黑了,他站起来就走,书稿就丢到山上了。几年心血付之东流。他只好重写。又花了几年的工夫,终于在1948年完成它,但1983年才出版,次年金岳霖即过世。从动笔到出版,《知识论》整整花了46年。

  金岳霖在《知识论》一书中,按照哲学的学术框架,构建了一个独具特色、有思想深度的知识论体系,自觉地把逻辑分析方法严格而系统地运用于哲学研究,特别注重思想的清晰性和论证性,在融会的基础上,不仅“照着哲学家讲”,而且大胆地“接着哲学家讲”,提出了许多独创性见解。因此,在中国现代哲学史上,金岳霖的《知识论》是一部具有里梦见牙齿松动程碑意义的著作。

  《知识论》是以知识为研究对象,分析知识的构成及各构成间的逻辑关系,考察人们接受或拒斥某种命题的理由与方法,以及判断知识的标准等;同时,金岳霖还在书中就知识与其结构,以及科学方等问题进行精细的分析和论述。他在书中明确地指出:“本书底(的)主旨是说知识是以常治变,以普遍治特殊,以抽象的治具体的。有这样的对知识的看法,抽象的重要显而易见。”也就是说,知识不是认识者随意创造的,而是人们对客观的正确的认识,必须借助抽象这一重要的工具,从而获得知识。因此,冯友兰先生在评价《知识论》时认为:“道超青牛(),论高白马(公孙龙)。”张岱年先生评价认为:“金先生以严密的逻辑分析方法讨论哲学问题,分析之精,论证之细,在中国哲学史上,可谓前无古人。”

  金岳霖《知识论》一书的主旨是要回答什么是知识,他的答案是“所谓有知识就是能够断定真命题。知识少的就是能断定的真命题少,知识多的就是能够断定的真命题多。”所以要了解什么是知识,就得知道什么是真命题。真值只能取两个值:真或假。真对应判断正确,假对应判断错误。任何命题的真值都是唯一的,称真值的命题命题。

  

相关阅读
  • 没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