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投资时机> 文章内容

难怪只能钓小鱼傻傻不分原来大鲫鱼提竿时机都被错过了

※发布时间:2019-11-21 16:08:35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我们在垂钓过程中,特别是钓鲫鱼时,总是希望看到顿口,所以我们调整浮漂也总是力求将浮漂调得非常灵敏,以至于调出清晰的顿口。首先我们知道顿口的产生是因为鱼在将钩饵吸入口中的那一瞬间,钩饵受力下拉子线和铅坠,从而带动浮漂做下顿的动作。那么要出现清晰的顿口是要一定条件的,那就是我们的浮漂调钓灵敏度要非常高。在水中双饵的状态一般是一饵离底,一饵轻触底。但是这种灵敏状态却有不少副作用,第一就是抗干扰能力低,容易出现漂相杂乱的情况,第二就是子线垂直度太高容易出现挡鱼口和引起鱼的。

  所以一般情况我们钓鲫鱼特别是钓大鲫鱼的时候都主张钓得稍微顿一些,钓顿就意味着子线要适当弯曲让饵料躺底,那么因为饵料躺底,这就又使顿口可能就变得不明显,鲫鱼咬钩后漂相出现上送的机会就变大。那么上送相对于下顿和黑漂又是最难掌握提竿时机的一种漂相。那咱们在观察浮漂上送时有哪些关键时刻需要提竿,哪些时刻是不宜提竿呢?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这个议题:在钓大鲫鱼送漂过程中提竿的关键时机,如果你傻傻不分提竿时机,大鲫鱼提竿时机会被完美错过,当然只能钓小鱼了。

  鲫鱼本身就饵的特点造成,就是鲫鱼吃饵时都是头朝下尾朝上,倾斜大概30到45度角,这个主要是因为鱼的嘴与腹部并不是平直的,所以鱼需要有一个角度去吸食饵料,吸食饵料入口后会让身体恢复水平,所以会调整身体,这个动作就相当于将钩饵抬高,抬高的幅度并不大,因为鱼儿将一粒饵吸入口中,相当于一粒饵失去了重量,所以抬高一般在2目左右,最大到3目,况且鲫鱼越大抬高上送目数越多,原因是大鲫鱼身体腹部与嘴之间落差更大。

  此时浮漂的表现是先轻微下顿,当然这个下顿12生肖排序因为饵料是躺底,况且鲫鱼是倾斜身体向上吸饵,所以浮漂动作不容易觉察,那么吸饵入口之后抬头动作浮漂是缓缓上送2到3目后停顿,发生停顿证明饵料入口况且鲫鱼已经调整身体,此时的停顿即使最佳提竿时机,停顿时间一般接近1秒时间。如果此时不提竿,会有两种情况,第一是鲫鱼不游走,呆在原地,可能会在继续吞食饵料过程中发现钩饵的异常而立即吐钩;吐钩后的漂相就是浮漂再缓缓下沉,如果再提竿基本就空竿了。

  这种情况就是鲫鱼吸饵调整身体平衡后再向上游走,浮漂的表现是上浮2到3目后停顿约1秒时间后继续上送,如果不提竿可能会一直上送至横漂的,这种情况在停顿开始一直至上送到横漂,整个过程都可以提竿。但因为不易判断停顿后鲫鱼是否会再游走,所以尽量出现停顿即提竿,如果错过停顿提竿机会后浮漂继续上送没有下沉,那么恭喜你鲫鱼还在钩上。

  这种情况也有发生,漂相就是停顿后横向走漂或者斜向走漂,如果发生这两种漂相提竿也是十拿九稳,况且这种情况鲫鱼个体都比较大,原因是大鲫鱼的机警性,大鲫鱼吃饵后想尽快离开到安全的地方,一般小鲫鱼不会出现想立即离开的的情况。

  这种情况其实是下顿的前奏动作,是鱼儿先把饵团吸到上下嘴唇之间或者用上嘴唇轻托钩饵至鱼嘴平行,然后再进行吸入吞食的动作。这个现象是鲫鱼主动调整饵料的动作,此动作使鲫鱼不需要低头去吸食饵料,再调整身体平衡。其实这也是我们非常追求的标准动作就是顿口。反应在浮漂上是浮漂先轻微上浮1到2目,停顿2到3秒后再下顿。注意这里用的是“上浮”而不是“上送”,这个动作表现是浮漂慢慢地浮起来,表现没有鲫鱼含饵上送那么有力,动作也更慢,遇到这种情况千万不要提竿,这是在提醒你做好提竿准备,一般在2到3秒以后会有一个短促有力的下顿,那么这个时候才是最佳提竿时机。

  当然这种上浮还有一种情况是饵料从钩子上脱落,主要是上钩饵料脱落,这种情况浮漂上浮更慢,而且等候不会等来顿口,一般咱们要对自己饵料雾化完成的时间和抛竿入水时间做一个判断,如果是饵料脱落,就尽快更换饵料。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鲫鱼咬钩浮漂上送期间提竿是有非常重要的时机的,而且上送与上浮一定要区分清楚,否则傻傻不分,往往你提竿的时候要么鲫鱼已经吐饵,要么它正准备吸饵,却被你提竿,不但容易空竿,而且还特别容易惊鱼,特别是大鲫鱼,很容易被惊散。这也是为什么明明窝子里面有鱼,而且也有口,而我们却老是空竿而钓不起来鱼,还有就是我们钓起来的鱼都是小鲫鱼,而大鲫鱼往往被吓跑或错过的原因。

  

没有资料
相关阅读
  • 没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