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投资时机> 文章内容

社科院:现在推定投有点超前

※发布时间:2018-11-2 11:22:39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市场上已经有将定投产品化的趋势,但这些产品的设计只是初步挖掘了的定投概念,没有贴合当前中国理财市场的现实

  定投的出现,源于股票市场几十年来的长期趋势带给投资者的。以美国为例,从1940年代末到越战之前的20多年间经济繁荣,市场表现稳定;从1970年代开始,股票市场加速上升。但这种背景下,投资者看到了长期上涨的趋势,也看到了其中所隐含的较为明显的经济周期性。于是,长期购买并持有的投资策略开始盛行。

  从投资策略上讲,定投是购买并持有策略的一种重要体现方式。由于市场是不断波动前行的,一次性投资存在市场时机的选择问题。投资者为了避免短期操作失误造成的损失,平滑对市场时机选择能力的不足,需要采用一些比较客观的投资。于是,定投的被提出来:投资者根据市场动荡的规律,在较低点买入,高点抛出,按照股票与债券的恒定比例,持续进行周期性的投资。

  基金定投与美国“婴儿潮”一代的私人养老保障计划有密切关系。由于战后人口激增,公共养老金不足以维持退休后的生活需求,“婴儿潮”一代的养老压力日益凸显,很多人在壮年时期就开始做私人养老金规划。美国的基金业一直很发达,从1970年代后就进入了共同基金时代,为投资者利用基金定投作养老规划提供了多元化的选择基础。

  从理财规划的角度来看,定投不光局限于投资基金,而是一个完整投资组合的概念,所能选择的资产类型包括债券、股票、货币市场基金或者现金等价物,这是理财规划的一种普遍套。对于私人银行的高端客户来说,资产类别的选择更加丰富,商品、对冲基金、另类投资工具等都被纳入进来。甚至也包括黄金,它能够对抗中长期通胀风险和货币风险。

  中国目前的养老压力逐渐加重,但人们还没有意识到私人养老规划的重要性,很少有人提前20年就未雨绸缪,在工作时就以定投的方式为养老做定期储蓄和资产配置。从中长期来看,中国肯定要放开私人养老,由当前的现收现付往更大份额的基金制转变。中国私人养老保障计划放开之时,就是定投大发展之日。

  其次,中国股市从1990年代运行至今,市场发展带有很强的行政色彩,经济周期性不强,以年为单位剧烈波动,趋势不明朗。比如,2001年之后长达5年的熊市,2006~2007年100%、120%的疯涨,以及2008年的狂泻,这对做基金定投的投资者来说,承受的心理压力太大,如果方向判断不准,不啻为是灾难性的打击。反观美国,1950年代以后的市场走势非常平稳,投资者做定投,收益稳定有保障。

  第三,中国股票市场目前的成长性太强,收益性太差。定投对预期收益和财富的累积是有测算的。现在的问题在于,中国股票未来的股息率、资本收益率难以测算,风险误差太大。投资者不知道自己手中所持的股票在5年或10年之后的收益率是多少,这样,股票很难被纳投的范畴。基金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对股票或股票指数的选择,也面临同样的问题。

  从理财角度来看,产品越来越短期化,一是因为市场动荡太大,导致无法判断和测算更长的走势,而短期收益可明确测算。另外,正在逐步启动的利率市场化,衍生出更多富有生命力的投资机会,投资者利用货币市场工具不断抓取个性化的市场投资机会,可以在短期内获得高收益。目前市场上陆续推出一些定投产品,已经有定投产品化的趋势,但这些产品的设计只是初步挖掘了的定投概念,没有贴合中国理财市场的当前现实。

  其实,期限是不断延展的过程,定投不要有先入为主的观念。目前,5年之内的定投比较贴近中国市场现实,定投的期限和频率应该与市场本身的特点相匹配。定投要根据目前理财市场的起点,逐步向前延伸,一步到位是不现实的。

  从理财产品研发角度来看,根据当前市场基础纳投的概念是有益的尝试。过去理财产品展期是被动的策略,其实完全可以把这种被动化为主动。理财产品按系列滚动发行,所遵循的就是定投的,产品到期日的设计实际上就是帮助投资者选择赎回的时点。普通投资者对理财产品缺乏专业分析和市场择机能力,理财产品不仅推荐符合市场行情的产品,而且能够准确抓住推出和赎回的市场时机。定投可以说是介于理财产品到理财顾问策划之间的中间策略,是丰富中间产品很重要的桥梁。

  银行销售渠道起到主导作用的市场现实令人堪忧。理财规划,需要完整的规划方案和综合的产品服务。而银行从本质上讲,是金融服务和理财产品的生产制造商,只卖自己的产品,很少代销别家产品,并不提供综合的产品服务。因此,投资者可能会因为要购买其他金融机构所没有的产品而来,但很难对其提供的理财服务真正感兴趣。

  柳晋阳

相关阅读
  • 没有资料